白乌鱼养殖

白乌鱼 > 水产市场
水产市场

水产养殖户目前在使用渔药过程中常见的几个误区

发布时间:2012-06-05 10:30:04 点击浏览:100次

笔者在渔业科技入户中,发现不少渔业示范户存在一些误区。

  1、轻预防重治疗。鱼类生病后常常不像陆生动物那样易于发现,普通在发现后已有局部鱼死亡。由于它们栖息在水体中,所以,给药的办法也不像陆生动物那样容易,而且剂量很低、难精确。实践上,鱼在发病后普通都已停食,内服药不易奏效,只能经过外用药的办法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,防止感染安康鱼,挽救一些病情较轻的鱼,关于病情较重的鱼是很难救治的。因而,防重于治的准绳一定要树立和坚持。鱼病的预防,包括水质调理、优质饵料的充沛供给、生态环境的改进、人工免疫等,是一个综合性的预防过程。

  2、不能精确诊断病因,难以有的放矢。鱼病的发作也由外在的环境要素改动而引发,也有的是因鱼体受机械损伤然后感染致病菌所致,要精确诊断鱼病后再采取有的放矢措施。而目前许多养殖人员一看到鱼生病了,就凭经历滥用药,不计结果,结果是用药后不起效果,以至死亡量更大。

  3、病急乱用药,用药办法不当。许多养殖人员在发现鱼生病后就十分焦急,一旦发现死鱼后,立刻几种渔药同时运用,且不连续运用,以为只需用药就会抑止住病情,结果是鱼的死亡不降反升。此外,用药初期,池塘中鱼的死亡数量常常有不减反增的现象,养殖人员则以为是用药无效,马上换药,形成药物间产生拮抗作用。

  4、对药物的耐药性认识缺乏。耐药性是指细菌与药物接触后,对药物的敏理性降落,直到消逝的一种现象。细菌产生耐药性,是对多数抗菌、抑菌类药物长期运用后必然呈现的现象。有些养殖人员在治疗鱼病时,长期运用同一种抗菌或抑菌类药物,不留意轮换用药,以至将抗菌、抑菌类药物作为预防性药物,最终势必就会产生耐药性,养殖鱼类一旦发病,再用抗生素类药物疗效降落。因而,对养殖水域中的病原体停止抗菌类药物敏理性监测,及时理解病原体的耐药性水平,可有效指导合理用药。

  5、滥用中草药,对中草药有误解。许多养殖消费者以为中草药既绿色(无药残),又环保,从而滥用。相对而言,中草药较化学药物的毒性小,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较低。但中草药也是药物,也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;另外,给药办法也会直接影响其疗效,假如只要看到其正面效果,而无视其负面作用,不改良其加工消费方式,大量不适宜地运用中草药,也会使得其结果相反。

  6、治疗鱼病时停食。在养殖消费中,当鱼病发作时,许多渔民采取停食的办法治疗鱼病。在理论中的确遇到很多停食或减少投喂而死亡量降落的状况,可是很多人不问缘由,以为只需停食或减少投喂就会控制鱼死亡,这是很不科学的。对一些水质恶化诱发的鱼病采取这种办法,会减少养殖水体内有机物及有毒物质的积聚,起到缓解水质快速降落的作用,对鱼病治疗是有益的,但对因其它缘由而惹起的疾病,这样做会起到相反的效果,所以,要详细状况详细剖析,不能混为一谈。

  7、用药后麻木大意,不认真察看。有的养殖消费者以为用药后,鱼类的病情就会好转,殊不知天气、水质、营养、鱼体的免疫力状态等都会不时变化,从而诱发鱼病,一旦不留意增强察看和管理,发病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,就会形成大量死鱼事情。因而,用药前应做好增氧工作,用药后12小时内有专人值班察看,发现中毒、浮头号问题及时采取措施。

  8、管理不当,惹起鱼病高发。有些养殖人员发现一口池塘发病后,首先想到的是能省则省,先换水再说,但大多数状况下,老塘是连环塘,进排水没有分设,结果惹起一切的池塘都发病,从而形成严重经济损失。

 
QQ 在线咨询
QQ 销售客服
订购热线:
13568520809